诺贝尔瓷砖董事长骆水根。
一家耳熟能详的瓷砖公司,要改变大众对建材行业土的认知标签,走高档制造路线。
骆水根今年63岁,早已过了耳顺之年。
身为诺贝尔瓷砖的董事长,创业的25年历程,让他变得愈加低调务实。
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骆水根和陈东升、冯仑、王功权、潘石屹、易小迪等企业家有个一同的标签92派。
他们是见证中国改革进程的一个要紧群体,是中国现代企业规范的试水者,和之前的中国企业家相比,他们具备愈加明确、明确的市场意识。
25年时间,他把企业做到行业单一品牌销售量第一,国家纳税连续13年行业第一。
诺贝尔瓷砖成为上海世博会场馆、奥运会篮球馆、南极科考中山站等海量知名建筑的最佳选择品牌。
公司名列全国民营企业500强。
2016年,营业额继续排名前列。
大伙只看见搞企业的老总、董事长坐宝马、奔驰非常风光,但不了解人后有多艰苦。
采访中,骆水根几次说到这句话。
然而,虽然艰苦,60多岁的他,依旧坚持自我革命,主动面对挑战,带领诺贝尔瓷砖转型。
92派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目的开始确立,不少有胆识的人摩拳擦掌,下海创业。
当时的骆水根在基层的乡政府工作,负责工业,也得以有机会接触一线市场。
两次市场调查,让骆水根看到了建材范围,特别是瓷砖范围的机会。
一次是到温州调查时,他发现温州釉面砖的价格尽管非常高,但仍然一砖难求。
他看到了中国老百姓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巨大的需要。
另一次,是到上海陶瓷厂调查,骆水根发现,这个企业的商品要提前半年以上预定,已上的一条生产线,半年时间就赚了1000多万元。
当时都是想干一番事业的,改革开放、邓小平南巡对大家来讲都是非常振奋人心的,看到了市场经济的期望。
创业的种子扎下根之后,骆水根开始关注并进入这个范围。
之后的两年,为知道决国有大中型企业职工和大中城市居民的住房困难,中国开始酝酿和推行产品房改革。
1995年2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转发国务院住房规范改革领导小组国家安居工程推行策略的公告》,安居工程正式开始运行。
公房供应在1996年将来也有了相当飞速的进展,到1998年中,全国城镇自有住房占全部住房的比率已超越50%,部分省市已超越60%。
老百姓对于我们的房屋,有更大的装修热情。
不能不说,长期关注政策的骆水根凭着敏锐的嗅觉抓住了机会,包含瓷砖在内的建材行业迎来了春季。
可就在这个时候,骆水根遇见了一个挑战。
1993年8月前后,骆水根跑遍了国内外,把国内的设施落实了,厂房基建基本健全,意大利的设施进口却出现问题。
万事俱备,却卡在了这个环节。
当时几千万的投资卡住了,重压很大。
骆水根感慨,为了搞好企业,那个时候常常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后来经过多方努力,骆水根暂时度过了难关。
经营公司25年,如此的艰难时刻比比皆是。
公司创建和进步的第一阶段,是1992年到1998年。
当时国内的瓷砖行业很红火,虽然没品牌意识,但供不应求的市场决定了,只须企业把商品做好,水平有保障,销售是压根不需要担忧的。
上世纪末,骆水根发现了一个苗头:一些粗放型的生产模式,缺少精细管理的企业,做了几年将来,虽然保持存活没问题,但做大做强是不太可能的。
我为何要给企业取名字叫诺贝尔?由于诺贝尔是国际上最高的奖项,当时大家也不懂,但我心里想的是,必须要做到最好,在行业里面必须要做到第一第二,只有如此,才能让企业进步壮大。
骆水根对《中国企业家》记者说。
第二个阶段是1998年到2011年,诺贝尔伴随中国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经济进步机会,随着房产的进步,大举进军全国。
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诺贝尔在央视做了一个广告,把诺贝尔这个品牌推进了千家万户。
这个十年,奠定了诺贝尔在国内陶瓷行业的龙头地位。
这个过程中,诺贝尔使用独特的营销推广策略和经营理念,在全国省会和大中城市设立了45家分公司、2000余家品牌专卖店和大型建材超市专卖区。
非常快,诺贝尔的单一品牌销售量,开始成为行业第一,企业纳税也跃居行业第一。
拐点到来2011年,整个行业出现拐点。
角逐加剧,产业升级和商品升级的需要同时显现。
2012年,伴随4万亿经济刺激政策的结束,房产行业走入低谷,行业兼并重组开始上演。
从底价到高质顺理成章成为趋势。
线下布点多,意味着企业需要强有力的管理。
诺贝尔瓷砖和同行业其他的企业的区别是,同行业其它企业使用代理制,而诺贝尔瓷砖是完全使用分公司制。
其他企业大概一个省份由一个代理商代理,诺贝尔基本上是一个城市一个商家,实行一城一商制。
大家的经销形式不同。
大家是以分公司为主,通过全国各地的分公司来拓展营销推广渠道,如此,大家所有些分公司对每个区域、每个城市的途径管理、规划、拓展,都可以在这类方面扶持企业提高业务。
骆水根还强调,一城一商制商家基本上是专卖的,90%的商家只销售诺贝尔一个品牌。
大家以后基本上要达到96%以上的目的,这是诺贝尔和其他厂商在推广管理上的本质不同。
这种机制,对于消费升级的客观需要来讲,可以愈加精确和专业的服务买家,把业务做精做细。
也由于只能经销一个品牌,商家会愈加用心。
另外,在物流方面,分公司制也是一大优势。
商家仅需直接到分公司仓库提货即可,这对商家来讲会节省本钱,资金也相对轻松。
诺贝尔商家能享受诺贝尔提供的很多便利,但不是大家都能随便享有如此的便利的,骆水根对商家设有门槛。
大家主要选择有能力、干劲、创业心比较强的企业合作,这类是最适合做大家的商家的。
转型期的诺贝尔,不只看重来钱的部门,如推广,也在产品研发上加强了力度。
另外,骆水根一改这个行业比较土的标签,率先开始把品牌建设提到策略高度。
在商品上,2011年开始,骆水根经过了很多的市场调查,让研发团队把既好看,又耐磨作为研发方向。
大家的团队还是很强的,大家有两个副总专门负责新品的研发,携带500人的研发团队,反复试验,开发新品。
主要想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传统商品装饰性差问题,满足不了买家日益提高的审美需要。
二是传统商品功能性欠缺问题。
为了兼顾两者,骆水根颇具魄力地上马了瓷抛砖项目。
引入外脑骆水根的浙江口音非常重,与常常高调同意采访的企业家相比,面对记者的提问更低调谦逊。
虽然已多年居于行业第一的地方,但骆水根一直非常有紧迫感。
面对整个市场环境的进步变化,一直非常有忧患意识的骆水根觉得,企业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够的,适应不了这个市场。
大家目前要进入到两个市场,一个是国际的市场,二是国内高档市场。
两个市场的一同愿景,除优质商品外,还需要优质的品牌。
这让大家感觉到理论到实践的基础是不够的,大家的能力也不够,所以大家找到特劳特公司。
他觉得,到了目前这个阶段,行业已经到了洗牌期,目前策略不调整,还是用以前的方法,是做不下去的。
调整将来不可以用价格角逐,要用差异化来角逐。
2011年到今天,骆水根一直坚持这个理念,往高档走,海外要跟国际接轨,和国际最好的陶瓷企业同台角逐。
诺贝尔目前做的商品,也都在朝着这个目的走。
骆水根的理念是诺贝尔就是空调行业的格力。
行业龙头的取舍,能影响整个行业的格局。
特劳特伙伴公司全球总裁、特劳特中国公司董事长邓德隆告诉本刊记者,行业的分界线之所以出目前近几年,是由于诺贝尔在这几年做出了不少划年代的布局,尤其是去年推出瓷抛砖,把整个行业的水平往高档优质引领,这使整个行业格局发生变化。
诺贝尔把整个行业的方向和重心从关注营收、效益扭转到了关注水平上,整个行业也进入到追求技术和实力担当的年代。
也因此,从去年到今年,整个行业的洗牌特别快,由于瓷抛砖技术门槛高,小企业做不出来,瓷砖企业从两千多家变成一千多家,可能明年这时就不到一千家了。
为加多宝等企业做过策略规划的邓德隆,针对企业都有一个一句话凝练的精确定位,他对诺贝尔瓷砖的定位是什么?邓德隆说,用一句话来讲,就是诺贝尔是中国瓷砖行业的领导品牌。
诺贝尔瓷砖成为行业第一已经多年,目前在干的一个事就是把整个行业引领起来,它的策略有点像东阿阿胶,后者以把阿胶这个品类的主流提升作为使命。
因此,诺贝尔推出高出普通瓷砖四倍价格的瓷抛砖。
去年,业内人都觉得 骆水根是在赌。
事实上诺贝尔的确有这个原因,确实可以把商品做好,不但要提高整个行业,而且要给低端市场让出空间。
一方面给他们撑起来一个墙,一方面又给他们让出一个市场,这个是骆水根故意为之,也是作为一个行业的领导者的义务,整个行业得不到提高,在价格上搞低端角逐,是没出路的。
可是,先行者弄不好也会成为先驱。
走得太快了,买家会同意吗?对此,骆水根很坚定:这次走向高档的策略调整,不是阶段性的,是持续的。
诺贝尔必然会走一条先进道路,《中国制造2025》的报告里面,也在指导大家做高档的制造业;诺贝尔会慢慢舍弃低端商品,加强高档制造的比率。
小商品大技术骆水根说,这个年代对于勇于革新者来讲,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在深化改革、革新升级的国家策略推进下,坚守革新精神和匠心精神的实体企业正迎来新的春季。
今年,诺贝尔瓷砖又推出了瓷抛砖的革新升级商品国际领先大板瓷抛砖,必然将掀起建筑装饰时尚趋势的新浪潮。
邓德隆说,瓷抛砖上市一年来成效卓越,诺贝尔提高高档商品销售量和舍弃低端的方案,得到了行业角逐者的跟随,获得了买家尤其是高档买家的高度认同,遭到设计师等行业建议领袖的追捧,使诺贝尔推出大板瓷抛砖的科技革新成了一场波澜不惊的行业升级行动。
此次大板瓷抛砖全球首发,诺贝尔是站在全球行业的高度,以中国瓷砖领导品牌的责任和担当推进了行业革新和升级。
诺贝尔瓷抛砖的过人优势,在于其独创的SIMM-TEC核心技术:以新型瓷面替代传统釉面,表面更耐磨、触感更温润;以多维整体布料替代传统布料,质感更整体、装饰更立体;以立体渗花替代平面印花,花纹更逼真,肌理更自然;以多种表面微处置技术替代传统硬抛光技术,光感更多样、商品更环保。
值得一提的是,诺贝尔瓷砖引进了现在全球最大的陶瓷打印设施意大利SYSTEM公司超大宽度数码喷墨打印机及重压吨位达到4.4万吨的超大陶瓷压机,同时独创大型国际性先进陶瓷装饰设施,历经数百次实验,真的开创了中国乃至全球与众不同的大板瓷抛砖生产工艺,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出大板瓷抛砖。
在骆水根眼里,瓷砖不是只有意大利行,中国同样行甚至可以做得更好,中国正在从制造大国向着制造与革新的强国奋进。